房地產稅真的來了!房價會因此大跌嗎?
近日,一則網傳消息引發網友熱議:上海房叔一次性拋售93套房產,持有28年、房價翻了100倍,如今套現4.5億元,而且所有房源都在一個小區。這則熱門新聞的背后牽連的卻是舉國矚目的一項政策:房地產稅來了!
房地產稅終于來了!試點改革,即將落地
10月23日,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一次會議作出決定,授權國務院在部分地區開展房地產稅改革試點工作。
一、試點地區的房地產稅征稅對象為居住用和非居住用等各類房地產,不包括依法擁有的農村宅基地及其上住宅。土地使用權人、房屋所有權人為房地產稅的納稅人。非居住用房地產繼續按照《中華人民共和國房產稅暫行條例》、《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鎮土地使用稅暫行條例》執行。
二、國務院制定房地產稅試點具體辦法,試點地區人民政府制定具體實施細則。國務院及其有關部門、試點地區人民政府應當構建科學可行的征收管理模式和程序。
三、國務院按照積極穩妥的原則,統籌考慮深化試點與統一立法、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等情況確定試點地區,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。
本決定授權的試點期限為五年,自國務院試點辦法印發之日起算。試點過程中,國務院應當及時總結試點經驗,在授權期限屆滿的六個月以前,向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報告試點情況,需要繼續授權的,可以提出相關意見,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決定。條件成熟時,及時制定法律。
對于高速發展的中國房地產行業來說,如果以1987年深圳開啟第一樁土地拍賣為房地產行業商業化的起點,在三十多年的發展過程中關于調控的政策多如牛毛,但論重要性只有1991年的房改和1998年的住房分配貨幣化能與此次房地產稅開啟相提并論。
從立法的角度來看,征稅屬于相對保留事項,即我們所說的“稅收法定”,此次人大通過授權,允許國務院先行開展試點工作,也可以看出房地產稅征收的急迫性,這種急迫性更多的不是擴大稅源的目的,而是希望通過征收房地產稅調控市場。畢竟從2016年開啟的這一輪漫長的調控,每年各地數百個調控政策,仍然無法遏制房地產行業的野蠻生長。
房地產稅開啟,對樓市影響幾何?
大家最關心的,是房地產稅的開啟,對樓市將會產生什么樣的影響。
首先,房地產稅的出臺,一個重要的作用,就是通過提高持有成本,發揮房地產稅防抑炒房、減少空置、調節收入分配與財產配置、遏制收入懸殊兩極分化的作用。所以,一旦房地產稅開始試點,大量拋售房產恐怕是未來幾年的主流,這將進一步降低房價,二手房市場將更加活躍,從而抑制了部分城市房屋供不應求導致的價格快速上漲、一二手房價倒掛的現象,當然,競爭也更加激烈。
可以預見的是,一旦試點開始,納入試點的城市,短期內大概率會為樓市降溫,有利于擠壓房地產市場水分,讓房價回歸,但房價長期穩定將會是趨勢。同時,未納入試點的城市,也會讓不少持有多套房的人加快變賣房產,增加市場供應。
對于開發商來說,短期內的陣痛必然會持續,樓市降溫,庫存積壓,一些低線城市的土地貶值,押寶低線城市的房企,可能面臨著長期橫盤的壓力。事實上,在房產稅消息出臺之前,地產股的表現已經不太理想。9月份以來,伴隨著恒大事件爆發,多家房企美元債違約,民營房企發展信心明顯受到影響,二批次土拍央企和地方國企托底現象明顯。房地產稅對居民購房意愿打擊較大,或影響銷售繼續下行,并進一步影響房企拿地意愿,三批次土拍或將繼續下行,地方政府的財政壓力會進一步加大。
數據統計顯示,今年以來A股房地產指數累計跌幅12.05%,部分個股最大調整深度接近40%。經歷8月份的觸底反彈后,地產板塊已離底部區域有一定的空間,但其市場表現依舊位居28個申萬一級行業倒數第四。
在如此趨勢之下,建材,涂料,玻纖等相關地產鏈條的固執修復速度也可能因此受到影響,但也不能“一棒子全打死”,這些板塊本身有著其他的硬邏輯。
此次房地產稅的到來對于地產行業的影響可以預見,短期的陣痛不可避免,先試點后立法的政策也給了市場一個緩沖期,考慮到此次試點的時間為5年,前兩年是摸索期,后三年是總結改進期,政策會不斷完善。
從另一種角度來看,此次相關政策的出臺。既不是單純為了降房價,也不是單純為了增加地方稅收。認為房地產稅征收后,房價就會大跌的人,一定會失望,抑制房價上漲與房價會大跌,是兩個概念。房地產稅的多重功能里,還包括抑制貧富差距。用到今天的語境,就是共同富裕。至于成效如何,我們拭目以待。
來源:艾涂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