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用大亂形容目前的中國涂料業恐怕一點兒也不為過,一個行業竟然有近10000家工廠,這在中國所有行業中恐怕是絕無僅有的,而行業前10名所占市場份額僅10%多一點,年產值超過5000萬元的不足3%,絕大多數的企業平均每年產值僅100萬元。但這種大亂必將走向大治,這里有很大的市場機會。”中國涂料工業協會副秘書長黃添源如是說。
從大亂到大治,是任何一個行業發展所必須經歷的過程,想當年,糖果、月餅、礦泉水、彩電、自行車、汽車等行業……哪一個行業不是上千家企業,幾乎每一個地級市甚至縣城都有一家企業,但現在都只剩下上百家或幾十家企業,行業前10名幾乎都占到市場份額的80%以上,從大亂走向了大治。但是這種行業也基本喪失了投資機會,后來者很難進入,小企業也難以生存,而排在前幾位的企業市場穩定,已經很容易經營。
中國涂料市場的三股力量目前,中國涂料市場主有三股力量在搏殺。一是外資企業,主要是以荷蘭阿克蘇諾貝爾、美國ppg、美國宣威、美國羅門哈斯、日本關西、新加坡立邦、德國巴斯夫、德國拜耳為主的國際涂料巨頭,這股力量勢力強大,來勢兇猛,已經形成在某些子行業的領導地位,不容小視;二是逐漸形成品牌的民族企業,主要是建筑涂料里的一些企業如江蘇大象東亞制漆、蒲田三江化學、廣東嘉寶莉、深圳中華制漆、深圳大中華工等,以及特種行業里的優勢企業,如氟碳漆行業的大連振邦、湖南振邦,防水涂料的東方雨虹,汽車涂料里的長沙三湘涂料等;三是大批小企業,這批企業數量龐大,除了價格低幾乎沒有優勢可言,未來幾年這些企業中的絕大多數將面臨淘汰的命運。
從大亂到大治的機會如果一個行業里的企業眾多,連小企業都能生存,那說明這個行業起點低、很容易做,而對手力量也很薄弱。如果打亂仗還能賺錢,說明利潤空間大,市場遠未飽和,機會多。
面對混亂的市場,小企業看到的是“渾水摸魚”的機會,普通企業看到的是混亂帶來的煩惱和困擾,只有優秀企業看到的是進行行業整合、“一統江山”的機會。
面對紛亂的市場和外資咄咄逼人的勢頭,不少業內人士開始擔憂中國涂料業的前景,不少企業領導人也開始萌生退意,即使木器漆的龍頭企業“華潤”也將80%多的股權轉讓給美國威士伯公司。
但實際上,我國涂料工業的前景并不像人們所擔憂的那樣,在這場從大亂到大治的市場整合之中,民族涂料工業還有很多勝算的機會。
首先,盡管中國的涂料業競爭激烈,但不可否認的是,這種競爭是低水平的競爭。另外,涂料市場每年仍保持20%左右的增長,而且存在一些細分市場的空白,只能由外國品牌來填補。比如節能涂料,據建設部統計數字顯示,我國有400億平方米既有建筑,有近1/3(約130多億平方米)需要進行節能改造,按每平方米50元計算,將有2萬億元以上的市場;再比如船舶涂料,中國目前已成為世界第二大造船基地,并將在2010年取代韓國成為世界第一,目前中國造船企業年生產量達12000萬噸級,10年后將達到2700萬噸級,年增長約20%.涂料大約占整個船舶造價的1/8,每年約200億元的市場;還有飛機蒙批涂料,未來10年,中國需要增長1700架支線客貨機及直升機,主要配備國產飛機,這部分飛機所帶來的涂料市場約5000億元左右;另外,隨著新農村建設,未來5年,農村將產生6億平方米的住宅需求,相應帶來的內外墻涂料及樓頂防水涂料市場約200億平方米,約3000億元的市場。毫無疑問,中國涂料市場仍然有巨大的市場增長空間。
其次,民族涂料企業已經掌握了大多數細分市場的技術優勢,在產品質量上與外資品牌生產的產品不相上下。中國涂料工業協會秘書長岳望坤多次強調,很多人認為中國涂料質量差,和國外產品相比差距大,實際上并非如此。“十五”期間,中國涂料工業發展很快,已經在很多領域達到世界先進水平。從質量上講,很多國產涂料已經和國外涂料不相上下,有的甚至優于國外涂料。近年來的國家大型重點工程,使用的涂料都是民族涂料品牌,包括“神五”、“神六”宇宙飛船和青藏鐵路上使用的涂料,以及國家體育場這樣舉世矚目的奧運工程所使用的涂料。作為民族涂料品牌,應該堅定信心,在市場上戰勝外國品牌,千萬不可妄自菲薄,要向外國品牌學習先進營銷理念和經驗,消除國人認為國產品牌質量差的認識誤區。
其三,在建筑涂料領域,民族品牌排名前8位的大品牌幾乎占據了整個市場50%的份額,行業有集中的趨勢,雖然單個企業實力與行業龍頭“立邦”相比存在差距,但聯合起來絕對可以和立邦抗衡,何況立邦所占的市場分額也不過5%.其四,在某些細分領域,民族品牌已經形成很強的優勢,少數品牌已成為市場龍頭,甚至占據了很高的市場份額,如氟碳漆行業的霸主“振邦”,如被美國威士伯收購之前的木器漆龍頭“華潤”,如防水涂料領域的“東方雨虹”,如客車涂料領域的“三湘”等。這些企業已經具備了整合某個細分行業、一統江湖的優勢。(中國涂料在線編輯)
其五,政府為保障涂料行業的健康有序發展,也將出臺對行業進行整合的措施,通過一些強制性的行業標準,淘汰規模小的落后產能,減少社會資源的浪費。根據國家統計局及我國涂料行業的實際情況,相關人士建議年銷售額(或產值)在500萬元人民幣以下的涂料企業一律關閉或轉產。建筑涂料不到500噸/年、工業涂料不足100噸/年、特種涂料在60噸/年以下的涂料企業一律關閉,新企業則一律不得開工建設。
把握機會還需加長短板當然,機會永遠只屬于少數優秀企業,目前民族品牌的短板還在于營銷和管理。在涂料業,營銷總監之類的職位還是新事物,大多數涂料企業對營銷的認識還僅僅局限于打廣告(但打出廣告非常有效果,這也說明這個行業確實存在很大的機會),即使是“立邦”這樣的國際品牌,營銷手段也就是廣告,其在終端市場的營銷手段難以恭維。而阿克蘇等主要是依托技術優勢和行業壁壘進行銷售,營銷手段同樣落后,和家電、汽車、手機、酒等行業的營銷手段相比,涂料行業的營銷簡直是小學生的水平。在管理方面,民族品牌與外資品牌相比確實存在很大的差距,目前涂料行業的高級管理人員的平均月工資不足1萬元,這樣的工資水平很難吸引優秀經營管理人才,經營管理水平的低下也就在所難免了。
隨著一些優秀企業管理和營銷意識的增強,短板被彌補之后,民族涂料品牌將體現出競爭優勢,逐漸成為某些細分行業的龍頭。如振邦集團在5年前通過強化管理并借助八一振邦足球隊這一營銷平臺(5年前一個涂料企業入主甲A足球隊,這在當時的涂料行業是不敢想象的),短短5年就成為行業龍頭,甚至在國家體育場這樣的奧運主場館的競標中能戰勝立邦、阿克蘇等國際涂料巨頭;而華潤僅僅通過對管理的重視和廣告投入,也在短短幾年成為木器漆行業的龍頭;東方雨虹只是注重管理和技術,幾乎沒有廣告營銷,也成了行業的龍頭。凡此種種都說明,這些企業的潛能并沒有充分發揮出來,還有很大的潛力可挖,也從另一方面印證了市場的潛力和機會。
|